編者按:
2023年,榮程鋼鐵獲評工業和信息化部2023年度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新天鋼攜手阿里云“建設鋼鐵工業大腦”項目扎實推進;友發集團“精益+數字化”項目深入推廣;德天鵬遠、振泓再生、振東繼泰,以“互聯網+”助力企業發展,榮獲2023年度十佳“廢鋼回收加工企業”榮譽稱號;亞飛、靜通、神洲、萬綠達、格林美、高利特、隆昱均在我市廢鋼鐵回收利用領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中興盛達產線搬遷及智能化改造項目竣工投產,實現產量翻番;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新宇彩板公司“供應鏈可視化”和“智能倉儲”被評選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年度智能制造優秀場景”;拾起賣科技集團成為全國首家再生資源經營性電子數據存證服務認證企業,打造了國內一流的綜合性產業服務平臺“大收場共享經濟平臺”,實現將全國各地的大量再生資源從業者引入平臺撮合交易,入選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
“鋼管公司研發團隊為全球首口地質條件最復雜、鉆井難度最高的‘萬米科探井’——‘深地川科1井’量身定制了完整套管選型解決方案,生產出目前國內最大口徑特殊扣無縫套管。德材集團冷軋板業公司涂鍍精整分廠成功開發出1.35毫米厚度的新型鍍鋅產品,產品具有強度高、耐腐蝕性強等顯著優點,為全國首創。”楊勇介紹。
全市鋼鐵行業不斷調結構塑品牌,市場競爭力得到極大提升。大強鋼鐵不斷優化4大系列100余種材質、1000余個規格的汽車懸架和彈簧材料,拓展刀具鋼、犁刀等多品種,國內市場占有率超30%,穩居全國汽車彈簧鋼第一方陣;德材集團2023年累計完成冷軋和制品產量363萬噸,同比增長47%,全年出口量高達113萬噸,獲天津市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稱號;君誠集團新產品盤扣腳手架、光伏支架、圓改方產品取得快速發展,鍍鋅廠吊鍍工藝逐漸成熟,2023年總產量60萬噸,較2022年增長20%;榮程鋼鐵戰略新興產值增加16%,高附加值產品增長15%。
值得一提的是,新天鋼集團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印度尼西亞建設的德信鋼鐵一期擴建主體工程竣工投產,產能規模達到700萬噸,規劃建成千萬噸鋼鐵、千萬噸焦化,成為中國在海外投資建設規模最大的單體鋼鐵企業。
我市鋼鐵行業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不斷推進節能減碳、極致能效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域內,天鋼、聯合特鋼、榮程鋼鐵、鋼管公司4家聯合鋼鐵生產企業均已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工作,走在全國冶金行業前列,其中,天鋼、榮程鋼鐵被認定為環保績效A級企業。
榮程鋼鐵先行先試,加快構建“制—儲—運—加—用”一體化氫能全產業鏈,投運氫能重卡275輛,氫能乘用車15輛,加氫站5座,累計加氫量1387噸,累計運輸量1321萬噸,累計行駛里程1205萬公里,累計減碳11093噸,打造了3條零碳貨運線路,實現零碳物流,成為全國最大的氫能重卡應用企業;天鋼公司不斷優化水資源結構,水循環利用率達到98.6%,獲評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級水效領跑企業”;聯合特鋼注重科技攻關,燒結礦固體燃料消耗持續低于43公斤/噸紀錄,創下行業領先,高爐長周期穩定高效低耗冶煉技術集成與應用等兩項科技成果經專家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鋼管公司堅持節能就是效益,打出節電節能系列“組合拳”,電爐能耗達到國家標桿水平,助力打贏扭虧為盈攻堅戰;新宇彩板利用26萬平方米廠房屋頂,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18兆瓦,年均發電量1985萬度,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64萬噸。
|英文摘要| Abstract
Media Rockcheck | Tianjin Daily published "mixed reform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Tianjin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to high-end leap" on the front page
文章來源|《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