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電商”正在成為跨境貿易的數字引擎。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在“構建開放共贏的數字領域國際合作格局”中提出,高質量共建“數字絲綢之路”,積極發展“絲路電商”。
“絲路電商”是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充分發揮中國電子商務技術應用、模式創新和市場規模等優勢,積極推進電子商務國際合作的重要舉措。更是“數字絲綢之路”建設的亮點與機遇。
“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數字絲綢之路’體現了中國在國內外發展數字基礎設施的目標。” 數字絲綢之路,顧名思義,是數字經濟發展和“一帶一路”倡議的結合,是數字技術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支撐 。2017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中正式提出“數字絲綢之路”。習近平主席明確指出,我們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強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前沿領域合作,推動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城市建設,連接成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作為全球第二大數字經濟體,中國的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最具活力、創新力的領域之一。
“絲路電商”為共建“數字絲路”國家商業模式提供了創新動能。
2016年,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智利首簽電子商務合作諒解備忘錄,標志著“絲路電商”國際合作序幕正式拉開。6年多來,“數字絲路”和“絲路電商”建設取得顯著成就。截至2022年底,中國已與17個國家簽署“數字絲綢之路”合作諒解備忘錄,與30個國家簽署電子商務合作諒解備忘錄,與23個國家建立“絲路電商”雙邊合作機制,與周邊國家累計建設34條跨境陸纜和多條國際海纜,牽頭制定《跨境電商標準框架》,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數字經濟合作正在不斷深化。2023年11月23日,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2023“絲路電商”國際合作論壇舉行。根據論壇首發的《“絲路電商”合作發展報告》,2022年,中國與30個“絲路電商”伙伴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占我國跨境電商全球進出口總額的31.5%。跨境電商出海商品種類從服飾、雜貨擴展到消費電子等領域。為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絲路電商”國際合作已經成為多雙邊經貿合作的新渠道、數字經濟發展的新亮點、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的金名片。跨境電子商務是未來全球電子商務發展的基本趨勢,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主任沈玉良指出。“‘絲路電商’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但也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
其一,尚未形成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之間跨境電子商務的貨物監管制度和貿易便利化措施。其二,要形成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商會組織、企業之間的合作,要通過行業協會和電子商務平臺,建立跨境電子商務的商業合作。其三,提升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的技術和政府協同能力。在“絲路電商”的發展過程中,“一帶一路”相關數字治理規則仍處于探索階段,尚未形成統一且廣泛認可的多邊規則。2023年10月23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在上海市創建“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方案的批復》,同意在上海市開展“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創建工作。2023年11月5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開幕式上,李強總理強調要“更好發揮上海在對外開放中的重要作用,推進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并在上海建設‘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
上海“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的創建,將率先試點探索國際數據服務,建設跨境電商集散分撥中心。通過布局全球供應鏈,電商企業將以本地化垂直供應鏈模式,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產品,以深度互惠的合作,為國內外企業帶來發展機遇。
下一步,“絲路電商”將以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的數字化貿易模式助力數字經濟合作發展,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電子商務相關領域建設,讓更多國家參與到“數字絲綢之路”的建設中,加快數據治理相關規范標準及管理模式的建設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