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天津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查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并向境內外媒體開放。(詳情)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榮程祥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張榮華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作為天津的民營企業家代表,我有幸參加了總書記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的民營企業座談會。總書記的講話總攬全局,舉旗定向,凝心聚力,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更提振了信心,鼓足了干勁!”
2月17日,民營企業座談會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本次會議是二十大后首次由總書記主持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彰顯了對民營經濟的高度重視。
參加本次座談會的民營企業家,涵蓋人工智能、網絡安全、新能源、機器人、半導體芯片等領域。
這其中,還有一位來自天津鋼鐵行業的企業家,這就是張榮華。
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張榮華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滿滿當當。2月中下旬,她還出差去了一趟日本,拜訪多家企業負責人,調研榮程集團在當地的企業。其中一項重要行程,就是拜訪中國銀行東京分行。
“我們的融誠物產日本公司已經發展多年,企業在日本的原材料經貿業務達到30多個品類,年銷售收入8億多人民幣。”
去年10月,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落戶天津濱海新區,這是全國首家以循環經濟為主營業務的一級央企總部。
這不僅填補了天津缺乏國家級總部企業的空白,也將在強化資源保障、帶動循環經濟集群發展、助力綠色低碳轉型等方面,給對天津的發展具有多重戰略意義和實際利好。
這些年,榮程集團在經營管理和產業綠色轉型的過程中,循環經濟如何更好發展也成為張榮華重點關注的領域。
她給出了一組數據:2024年,我國循環經濟市場規模達到了40774.4億元,同比增長13.10%,充分表明中國循環經濟市場活力強勁,再生資源回收價值持續攀升,未來發展空間非常廣闊。
“但是,循環經濟在發展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張榮華說。比如,資源回收和再利用的技術水平和效率依然相對較低,許多環節仍依賴傳統的人工操作和機械處理,尤其是非金屬材料的回收利用率遠低于金屬材料,距離精細化、智能化、高效化和規模化的發展目標仍有較大差距。
與此同時,缺乏統一的資源回收信息服務平臺或交易平臺,監管難度加大;在“互聯網+回收”方面推動效果也不明顯,仍依賴線下廢品收購站模式,導致逆向物流推廣應用難度加大,造成整體物資回收效率不高。
如何破解這些短板,張榮華想到的是數字經濟和循環經濟融合發展。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她也帶來了自己的思考。
“設立全國統一的資源循環信息服務平臺,引入區塊鏈技術,與區域平臺、企業平臺、行業服務平臺形成數據互聯互通,打通產業鏈全鏈條管理體系。”張榮華建議,“制定支持政策,鼓勵企業引入機器人、機械臂等自動化設備,提高拆解效率和精度;鼓勵企業開發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開發智能識別系統,優化分揀流程。”
|英文摘要| Abstract
At the open day of the Tianjin delegation to the third session of the 14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this private entrepreneur st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