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教育部介紹,最早確立新中國教師節日期的過程,來自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的建議,之所以定在每年秋季學生入學后不久,是取義“讓學生在新學年的開始,就記住教師的辛勤和光榮”。由此,初秋的當下,成了人們習慣地感恩老師的日子。
沿著華夏文明的長河向前回溯,我們發現,尊師重道已深深烙印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
《禮記·學記》有云:“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古人早就認識到尊重教師對于弘揚學術和培養人才的重要性。先賢孔子更是身體力行,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謙遜態度,提倡終身學習的精神,展現了對師道的尊敬與推崇。程門立雪傳千古,漢室辭金重四知,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弦歌不輟,薪火相承。縱觀每個民族文化發展軌跡,把握每個民族文化脈絡,無不凝聚著“師”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結晶。也正因重視師道,優秀傳統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寶貴的民族精神才能歷久彌新。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尊師重教是國家之所望,人心之所向,時代之所喚。讓我們共同傳承大美風尚,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向每一位老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誠摯的感謝。
再次祝愿所有老師節日快樂!
|英文摘要| Abstract
Thank-You Note to Teachers | A piece of chalk, three feet of podium, four seasons of perseverance, to have pupils everywhere